您好,  欢迎来到 环保产业网 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环保技术咨询

中部地区战略环评为实现中部绿色崛起提供了科学依据

分享到: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T |T

2016年,中国进入“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三五”时期既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推进改革的攻坚阶段。对环境保护工作来说,“既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既是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窗口期、转折期,也是攻坚期"(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语)。

国家环保部于2013年8月启动中部地区发展战略环境评价,历时近一年半时间完成编制《中部地区发展战略环境评价报告(送审稿)》,于2014年12月底召开了环评总体成果验收会。验收专家组认为,项目成果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提出的“三大安全”战略性保护总体方案切实可行,可以作为国家有关部门和中部地区制定相关发展政策、区域发展规划、重点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做好重大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等的重要科学依据。该项工作将为我国“十三五”时期的环保事业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部地区战略环评覆盖八省五大重点区域

中部地区地处我国腹地,主要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六个相邻省份。中部地区依靠全国10.7%的土地,承载全国28.1%的人口,创造全国约20%的GDP,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中部地区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也是推进新一轮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具有突出地位。

2004年3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引起中部省份极大关注;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6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规划》明确了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战略地位。201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中部地区在新时期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巩固成果、发挥优势、加快崛起的关键时期。2015年7月,发改委拟会同有关部门和中部六省共同研究编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6-2025年)》,进一步明确今后十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此次中部地区发展战略环评是继五大区域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之后,环境保护部组织完成的又一重大区域性战略环评工作,为中部地区今后的发展规划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据了解,中部地区战略环境评价的研究范围包括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重点区域,覆盖河南、安徽、山西、山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西八个省份59个地市。其中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包括湖北的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荆州,湖南的长沙、株洲、湘潭、岳阳,江西的南昌、景德镇、鹰潭、九江、上饶,安徽的安庆、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刘安。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皖江城市带为重点区域。

开展此项环评旨在确保中部地区“三大安全”

长期以来,我国中部地区一直面临着所谓“三大安全”问题,即粮食安全、流域安全、人居环境安全。

中部地区是我国传统上重要和主要的粮食产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建设“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工程,“三个基地”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粮食生产基地建设。

中部地区人口多且密集,同时城镇化水平较低;人地关系、用水关系较为紧张,流域性水环境污染、城市群大气环境污染、生态空间遭受挤占等形势严峻,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任务艰巨。随着中部地区城镇化、工业化步伐加速,区域开发规模与强度将进一步加大,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2005年下半年,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深入中部六省进行调查研究,此次调研也证明了这一点。

评价报告显示中部地区大气污染严重,PM2.5频繁超标。以2013年为评价基准年,中原经济区的开封、郑州PM2.5超标最为严重,超标天数55%以上。高达三分之二的中原经济区面积PM2.5浓度高于70微克∕立方米(超标1倍以上),PM2.5浓度超过80微克∕立方米的区域涵盖中原经济区黄河以北城市和中原城市群在内的17个地市,包括郑州、商丘、新乡、邯郸等拥有数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

评价报告指出,中部地区10年间农田面积减少占全国21.5%;农田过度依赖农药化肥,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比全国平均高60%-90%,农药施用量较全国平均高20%-90%,土壤重金属污染加重。

中部地区发展战略环评项目组认为,中部地区在今后一个时期仍然处于一个快速的发展期,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速,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因此,“三大安全”还会继续受到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粮食生产面临耕地面积减少和耕地质量下降的双重压力,复合型缺水危机、流域水生态安全问题突出,以复合型大气污染和饮用水安全隐患为代表的人居环境安全形势严峻。因此,如何保障中部地区的“三大安全”,也就是开展中部地区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的主旨。

针对中部地区面临的生态挑战,评价报告提出中部地区“三大安全”目标:到2020年,中原经济区复合型大气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长江中下游城市群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下降15%,城乡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接近100%。到2030年,中部地区空气质量全面改善,全面消除饮用水水质安全隐患。报告还提出,到2020年之前不欠新帐还清旧帐。

从防洪到水污染防治:水的问题是中部地区最大的环境问题

在清华大学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王锋教授看来,“水”的问题是中部地区最大的环境问题。

中部地区处于我国第三级阶梯地势的核心区域,横跨黄河、淮河、长江等几大流域,域内河湖众多,尤其平原地区水网密布,水土资源丰富,而且湿地多,气候条件优良,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服务功能多样且重要。其生态环境的演化直接影响着整个流域乃至全国的生态系统变化,因而其生态环境安全格局地位非常突出。

但另一方面,中部地区防洪问题突出,水污染也相当严重,各地的饮水多取之长江。长江沿岸众多的湖泊和湿地如鄱阳湖、洞庭湖等出现了严重的萎缩,导致与长江相互调蓄水量的功能也出现了严重的缩减。

项目组在调研中感到,中部地区虽说有“三大安全”问题,但是对长江中下游的城市群来说,最核心的问题是水的问题。过去的问题主要是防洪,人们经常要担心水多了,就是洪水。而现在面临的问题却是水少了,水不够了。因为很多的湖区已经萎缩了,同时水质在变差。人们已经能很明显地看到,因为水的问题变了,后面的粮食生产等事情就一定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环评要将绿色崛起的战略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据了解,项目组在做战略环境的时候,每次都会请很多专家和团队参加进来,有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也有关于产业发展的、关于城镇化建设方面的专家,等等。每次都尽可能地希望达成尽量平衡的结果。所以,战略环评理论上就像一个高楼大厦的阻尼器、一个稳定器,希望它能让社会发展更稳定一些、更平衡一些。

中部地区战略环评报告中明确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五个机制”,即保护粮食生产安全生态补偿机制、水源涵养生态补偿与水生态损害赔偿机制、低水平产业退出机制、多行业多种污染物、跨区域的协同联控机制、环境绩效综合评估考核机制。

报告还提出了战略目标,即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着力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2020年区域资源环境压力快递上升的趋势得到遏制,粮食生产安全、流域生态安全、人居环境安全水平有所提升;2030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三大安全”得到切实保障,中部地区绿色崛起。

据了解,此项战略环评完成后,环保部接着起草了一个相配套的环境协调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了一份负面清单,明确说明在哪些地方不需要哪些产业,在哪些地方发展哪些类型的产业要有一些什么样的约束和要求。

据了解,几年来,环保部先后组织完成了五大区域、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地区战略环评工作,在2010年五大区域战略环评完成的时候就谋划了“保红线,严标准,优布局,调结构,控规模”的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路,提出了“生态功能不退化、水土资源不超载、污染物排放总量不突破、环境准入要求不降低”四条红线,成果显著,影响深远。随着中部地区发展战略环评的完成,环保部门更要牢牢把握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精神实质,充分利用当前“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有利时机,把环境保护目标和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

请 登录 后在发表信息

提交

下方

官方微信

Copyright © Fri May 17 10:37:08 CST 2024 环保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605号-1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云南酷森科技有限公司 QQ客服联系客服